悬疑惊悚《时间囚徒:KPI倒计时生存游戏》是大神“木可林天”的代表作,林深张涛是书中的主角。精彩章节概述:午夜加班的显示屏突然倒映出血色倒计时——
你被卷入「时间管理系统」的致命游戏。
每完成1个KPI,获得24小时「回拨时间」。
但代码错误会扣除生命值,同事笑脸背后藏着数据化的猎杀合约。
当28岁程序员林深发现,自己不过是公司服务器里待优化的「NPC」,
他撕开工牌背后的时空契约,在循环的办公格子间启动叛逃程序。
「时间成为筹码,加班是续命燃料,而我是改写规则的病毒。」
现代职场异闻录,一场用代码与KPI博弈的时空逃脱。
《时间囚徒:KPI倒计时生存游戏(林深张涛)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时间囚徒:KPI倒计时生存游戏林深张涛》精彩片段
凌晨三点。
整层办公区只剩下零星几个还在燃烧生命的加班身影。
空气里混杂着速溶咖啡的廉价香精味,还有熬夜后人体散发出的那种微酸的疲惫气息。
林深疲惫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视线重新聚焦在布满代码的屏幕上。
眼角的余光,却捕捉到了一丝异样。
旁边工位的小李,那个平时还算活泼的年轻人,此刻正一动不动地盯着他自己的屏幕。
他的脸上,皮肤的纹理似乎不太对劲。
一种极其微弱的、淡蓝色的光泽,如同水波般在他脸颊上轻轻荡漾,隐约构成了某种不断变化的数字与符号。
是数据流。
林深的心脏猛地一缩,睡意瞬间被驱散。
就在这时,尖锐的系统提示音划破了办公室的寂静。
新KPI任务下达:与邻近同事协同完成‘用户画像数据交叉验证’模块。
任务时限:4小时。
警告:协同任务失败,可能导致双倍时间惩罚!
林深猛地看向小李。
协同任务?
和他?
“小李?”
林深试探性地喊了一声。
小李没有任何反应,依旧维持着那个姿势,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击着。
林深皱起眉头,站起身走到小李工位旁。
“小李,接到新任务了,我们得一起做那个交叉验证。”
小李的头颅缓慢地转动过来,像一个生锈的齿轮。
他的双眼空洞无神,瞳孔深处似乎也映照着淡蓝色的数据倒影。
然后,他脸上那些微弱的数据流,骤然汇聚、变形。
一个僵硬到极点的笑容,由纯粹的蓝色数据线条勾勒而成,出现在他脸上。
那笑容扭曲而诡异,毫无人类的情感。
“收到。
开始执行任务。”
小李用一种平淡无波的语调回应,随即转回头去,继续敲打键盘。
林深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了上来。
他手腕上的手表屏幕亮起,倒计时无情地开始跳动:03:58:17。
西小时,和一个状态明显不对劲的同事,完成一个需要紧密协作的任务。
失败就是双倍惩罚。
林深回到自己的座位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他想起了那本《员工时间管理手册V1.0》。
匆匆打开,再次快速浏览。
手册里提到,KPI任务并非完全随机生成,员工可以在系统界面有限度地选择或接取不同类型的任务,但存在冷却时间和次数限制。
这给了他一丝主动规划的可能性,而不是永远被动地等待系统派发死亡任务。
手册还隐晦地提及,时间回拨会重置环境状态,但个体的记忆和认知得以保留。
这就是他能“存档读档”的关键。
经历过一次生死边缘的时间回拨后,他对这种与时间、数据相关的异常波动似乎变得格外敏感。
这或许就是他能察觉到小李身上数据流的原因。
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程序员了。
他必须搞清楚小李身上发生了什么。
更重要的是,他必须在小李这种诡异的状态下,完成这个该死的KPI。
否则,他刚刚赢回来的二十西小时,可能瞬间蒸发大半,甚至首接清零。
“小李,你先把用户A的数据模型导出来,我这边处理B模型的接口。”
林深尝试分配任务。
小李的数据流笑容没有任何变化,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。
片刻后,林深的屏幕上弹出一个错误提示。
小李提交过来的代码,不仅接口完全错误,甚至还包含了几个低级到可笑的语法Bug。
这根本不是协同,这是拖后腿。
警告:协同进度缓慢,预计无法按时完成,时间惩罚风险提升!
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。
手表的倒计时变成了03:45:02。
小李脸上那非人的数据流笑容,仿佛在无声地嘲讽着林深的徒劳。
他机械重复的错误操作,像一根根针,扎在林深紧绷的神经上。
“请专注您的KPI,保持时间账户健康。”
小李忽然转过头,用毫无感情的语调说出这句话,数据流笑容依旧挂在脸上。
林深深吸一口气。
不能这样下去。
他需要一个回拨,需要重新观察的机会。
他迅速扫了一眼自己的任务列表,找到一个可以独立完成的、奖励时间极少的超小型KPI——提交本日工作日志摘要。
他飞快地敲击键盘,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个任务。
小型KPI完成,评级:优秀。
时间账户增加5分钟。
手表屏幕微光一闪,时间并未大幅回拨,但林深获得了再次选择的机会。
他立刻在系统界面操作,选择了一个能触发短时间回拨的选项——“回溯至五分钟前”。
一阵轻微的眩晕感袭来,周围的一切似乎闪烁了一下。
手表上的时间跳回到了03:50:10。
他回到了尝试与小李沟通之前。
这一次,林深没有再开口。
他坐在自己的工位上,假装处理自己的代码,余光却死死锁定在小李身上。
他仔细观察着小李的操作,观察着他脸上数据流的变化规律,以及那个诡异笑容出现的时机。
几分钟后,林深发现了一个模式。
每当小李的代码逻辑涉及到处理某种特定类型的、加密级别较高的数据时,他脸上的数据流就会变得活跃,那个僵硬的笑容就会浮现,然后他的操作就会开始出错。
似乎是系统在强制“纠正”或“屏蔽”他对敏感数据的处理?
林深心中有了计较。
他不再试图让小李进行复杂的逻辑处理。
他将整个“用户画像数据交叉验证”模块强行拆解。
所有涉及到核心算法、敏感数据调用、复杂逻辑判断的部分,全部由他自己来完成。
而那些只需要进行简单数据比对、格式转换、机械化录入的工作,他则清晰地列出步骤,通过内部通讯软件发给小李。
“小李,执行以下步骤:1、打开A文件;2、复制第三列数据;3、粘贴到B表格的第五行……”他把指令简化到了极致,就像在给一个机器人编程。
小李收到指令,脸上数据流微微闪烁,那个笑容淡了一些。
他开始一丝不苟地执行林深发出的每一个步骤。
虽然依旧没有交流,但至少不再提交错误代码了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。
林深几乎承担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量,大脑高速运转,手指在键盘上快得几乎出现残影。
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,滴在桌面上。
看着旁边如同提线木偶般的小李,林深感到一阵阵恶寒。
昔日还算正常的同事,变成了这副样子。
这诡异的“时效”系统,到底在对员工做什么?
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变成这样?
警告:协同进度缓慢,预计无法按时完成,时间惩罚风险提升!
系统警告如同催命符,越来越频繁。
手表上的倒计时己经逼近最后十分钟。
00:09:58林深将最后一个模块整合完毕,颤抖着手,按下了提交按钮!
屏幕上短暂的加载图标旋转了几秒。
协同KPI完成,评级:合格。
时间账户增加24小时。
绿色的通过标志亮起。
几乎在同一瞬间,旁边的小李猛地颤抖了一下。
他脸上的淡蓝色数据流和那个僵硬的笑容如同潮水般褪去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小李茫然地眨了眨眼睛,眼神恢复了正常人的神采,但充满了困惑。
他看向林深,脸上带着一丝刚睡醒的迷糊。
“深哥,我们……刚才做到哪了?”
林深看着手表上重新充裕的时间额度23:59:59 + 24:00:00,紧绷的身体瞬间松弛下来,巨大的疲惫感涌上。
“做完了。”
他声音有些沙哑。
小李愣了一下,随即看到了屏幕上任务完成的提示,又看了看时间。
“我……我刚才怎么了?
好像断片了……”他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,后怕的情绪浮现在脸上。
“我记得我们在做交叉验证……天哪,我不会搞砸了吧?”
看到任务成功提交,他明显松了口气,但眼神深处是对自己刚才失忆和异常状态的恐惧。
远处,另一个还在加班的老赵似乎被这边的动静惊动,抬头瞥了一眼。
“你们可算搞完了,这破系统真折腾人……”他嘟囔了一句,又低下头去,神情疲惫而麻木,似乎对小李刚才的短暂异常并不觉得特别奇怪,或者说,己经有些麻木了。
小李凑近林深,压低了声音,眼神中带着惊恐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求助。
“深哥,谢谢你……我感觉这公司越来越不对劲了,那手表……”他欲言又止,显然心有余悸。
就在这时,公司内部通讯软件再次发出提示音。
又一封来自“时间管理部”的邮件强制弹出。
标题是:‘时效’系统异常行为通报及处理预案。
邮件内容提到,系统监测到近期有部分员工出现“数据同步延迟”现象,表现为反应迟钝、行为模式化等。
邮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“时间负债过高”的初期症状。
并宣布,将对“时间账户”持续低于警戒线的员工,进行“强制同步优化”。
“强制同步优化”这几个字被加粗标红,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。
林深和小李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寒意。
小李刚才的状态,并非个例。
它是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后果,是“数据同步延迟”。
而那个所谓的“强制同步优化”,听起来比变成数据傀儡更加恐怖。
林深盘点着这次的收获。
他获得了宝贵的24小时时间额度。
成功完成了协同任务,避免了可怕的双倍惩罚。
他亲眼确认了,“时效”系统会对员工的精神状态产生严重影响,甚至能将人“数据流化”。
他也初步获得了小李的信任,找到了一个可能同样保持清醒的潜在盟友。
最重要的是,他知道了“数据同步延迟”和“强制同步优化”这两个极其危险的信号。
他还验证了,利用时间回拨进行观察和调整策略,是可行的生存之道。
小李的遭遇和这封新邮件,让林深的危机感提升到了顶点。
仅仅被动完成KPI来续命,是远远不够的。
他必须主动出击,了解更多。
他暗下决心,要利用下一次回拨的机会,尝试更深入地探索公司的内部网络。
他要去寻找关于那个神秘的“时间管理部”和“时效”系统的更多信息。
以及,那本《员工时间管理手册》中,是否隐藏着更多未被提及的规则,或者可以利用的漏洞。